Posted on

老是靠AI混音的我,今天又很不要臉的要來講講混音的東西了,今天講的是基礎中的基礎混音工具-EQ!

什麼是EQ

EQ的全名是Equalizer,不是丹佐華盛頓演的那部電影,而是「平衡器」、「等化器」等等之類的概念。

EQ是非常非常常見的混音工具,甚至可以說是在每首曲子的混音過程中99.99%會用到的混音工具,但這EQ到底是做什麼的呢?

EQ調整的東西是「頻率」,他的作用就是調整每個頻率區間的「音量」,例如說低頻的音量拉大一點,Bass就更多「動茲動茲」;高頻拉大一點呢,整首曲子就變得亮了一些!

我們就是藉由調整各個樂器的頻率音量,來避免樂器間的頻率產生衝突,讓整首曲子的頻率分佈變得更平衡、更和諧,所以才會用到EQ。

用EQ強調樂器特性

以下是我和身邊作曲家朋友們的經驗,很多人有不同的用法,這裡提供的是一點基本觀念。

通常,EQ會被用來強調樂器的特性,例如說如果你在小鼓(Snare)拉高了4000Hz位置的頻率,會讓小鼓的打擊聲更亮、更強烈、更有「啪」下去的感覺。

又或是你在Bass樂器中,調強了100Hz左右的頻率,這100Hz區間就是Bass低沈感的來源,當你把加強一點,自然Bass就會更明顯囉。

從上面的敘述中,你一定可以發現,所以身為一位混音師,對於「頻率的聽力訓練」是非常重要的。

在這篇部落格就有說到如何訓練頻率的聽力訓練《頻率聽力訓練》。

而且另一件重要的事情,就是認識每個樂器的頻率區間,例如小提琴覆蓋了很廣的頻率(也就是很廣的音域),從200Hz到6000Hz都可以很明顯聽到他的聲音。

而銅管的低音樂器: Tuba大概在50Hz-600Hz之間,所以強調這個區間的頻率,也會強調到Tuba帶來的聲音。

偷偷跟你說,你也可以在網路上找到非常多頻率分佈圖,關鍵字「Instruments frequency chart」。

用EQ調整平衡

但上面說的,不代表你要把每個樂器的特性頻率區間拉好拉滿,才是完美的混音,EQ更重要的功能是在調整樂器之間的平衡。

所以EQ的使用反而常常變成是用「讓出頻率空間」的方式,舉例來說,今天我的鋼琴編曲有佔到低音聲部,但這低音聲部又和Bass有點重疊打架了,那我就可以用EQ把鋼琴的低音給調低,把低音就留給Bass讓他去發揮。

這樣做Bass聲帶來的Bass反而會更明顯,有時候甚至這樣讓出低音反而整體音樂的低音聲部。

而大多情況來說,常常一首曲子最讓人詬病的頻率區間大概是250Hz-500Hz左右,這裡是最容易讓人聽起來覺得「糊糊的」地方。

因此,當你覺得一首曲子聽起來有點糊、不是很乾淨利落的感覺時,可以去看看是不是太多樂器都佔到了這個區間,然後把不是這個區間的樂器給讓出來,常常曲子聽起來就會像「打開了」一樣的感覺哦。

所以很多時候,EQ的音量反而不是在調高,而是在調低讓出不屬於你的頻率區間,不過聽我講的天花亂墜,都沒有你實際玩過一遍來的有幫助。

一開始當然很容易調得亂七八糟,調完EQ之後會有「我到底在幹嘛…怎麼越來越糟」的感覺,但希望你也別氣餒,我都工作幾年了現在混音時還是常覺得自己到底在幹嘛呢…

Film Music 101 Discord配樂群組

馬上學習配樂作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