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ed on

一部影片當中,哪裡需要音樂、哪裡不需要音樂,永遠都沒有標準答案,甚至連導演本人都不一定知道正確答案,但這是配樂工作者非常重要的課題之一。

分析電影

以前念碩士時,電影分析一直是占比很重的一堂課,每週都要看3-5部電影,然後同學輪流上台講解這幾部電影的配樂分析報告。

除了電影分析,還有其他課程學習電影歷史、配樂歷史,了解這整個產業說故事的方式是如何演進的,那時候一年大約可以看上2、300部電影呢!

明明是電影作曲主修的學生,卻幾乎被當成電影系的學生一樣來教育,原因就是「有沒有用音樂幫助到故事,遠遠比你作曲做得好不好還重要」。

在分析電影的過程中,「哪裡有音樂、哪裡沒有音樂」是非常重要的一環,把音樂滿滿的鋪在電影裡面誰都做得到,但是把音樂下在最適合的點上,讓整個故事更有畫龍點睛的輔助效果,這才是專業的配樂家或音樂編輯真正的功力。

沒有音樂更好

如果你是長期的讀者,應該看過我以前有提過「有時候,沒有音樂反而比滿滿的配樂更有張力」。

來聊聊前陣子我自己的工作經驗好了,幾個月前,我在製作公視兒童影展的其中一部動畫短片《一百年後的我,你好嗎?》,內容是藉由小朋友的對談,來探討科技帶給我們的好處、壞處、以及小朋友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。

在影片中,探討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,是什麼課題不是重點,重點是導演跟我說這一段「很重要!!」

既然很重要,這一段在配樂上就要做一點明顯的區隔,於是在第一個版本裡面,我很直覺的就在充滿輕鬆童趣的配樂調性中,把這段音樂寫成更磅礡、更正經的感覺。

整個影片聽下來,很明顯音樂就是在幫這一段畫重點,但聽了幾次後,我卻發現這一段音樂太多變化、配器也太滿,反而讓音樂成了主角,搶走了對白之間想要呈現的重點。

於是和導演討論了一下之後,我提議把這整段配樂全部抽掉(但不要抽我的酬勞),只用一點點音效類型的聲音鋪墊在這一幕後面就好。

結果這一段沒有音樂的效果反而更好、更有張力,對白的重點也變得更清晰,據說作曲家Jóhann Jóhannsson(異星入境、愛的萬物論)在為電影《母親(Mother!)》配樂時也一樣。

他花了一年的時間為《母親(Mother!)》寫配樂,最後卻自己拚了命的說服導演整部片都不需要音樂,因為他覺得影片本身就已經夠好了,並不需要音樂的輔助,於是又把這一年的心血全部從電影中移除。

怎麼解讀影片

要練習輔助故事,也不要搶走故事的鋒頭,最重要的就是長期不斷從工作、分析電影的過程中來累積各種配樂的手法。

這些分析電影故事、分析配樂在影片中出現的時間點的過程,都會變成你長期的養分和參考目標,當你工作碰到需要幫忙的情況時,就可以去參考其他作曲家的手法。

你也可以去看看一些配樂比較少的電影,例如《辛德勒的名單》,這部電影的配樂大概佔不到整部片的40%,但是音樂出現的點都非常到位,讓人驚豔的是,中間一些張力強到讓我摀住眼睛的地方居然一點音樂都沒有!

藉由看電影的過程中去觀察、作筆記,漸漸地,你也會比較了解配樂作曲家是在用什麼樣的觀點來幫電影配樂。

就算有些導演可以很清楚的告訴你,他哪裡想要音樂、哪裡不要,但是有時候你也可以用你的專業來提供意見,跟導演討論音樂下的時機點,畢竟就算大家意見不同,但最終都是想要完成一部好作品嘛。

延伸閱讀《從配樂的角度看電影-辛德勒的名單